为“TA”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TA”说 > 为“TA”服务

牵手同行 建美好社区--“云培育”课堂之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上)

9月2日19:30,科右中旗“云培育”课堂第十三讲主题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阐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培训一开始,由木铎社工在腾讯会议软件上介绍今天主讲老师。袁菁老师,获得过北京市最美社工、海淀区优秀社工以及西城区萤火先锋等行业荣誉,是北京和风社工事务所理事、北京市西城区统战部新阶层人事理事,也是北京暖心社工故事宣讲团成员,北京首支外展队主要成员。今年上半年,参与京鄂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抗击疫情,从行多年被多家电媒纸媒网媒采访报道,曾涉及的服务领域:儿童、青少年、医务、社区、楼宇、露宿者等。

主讲内容围绕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四章和第五章,深入浅出的介绍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及工作技巧。从概念入手,到案例分享,再到此章节考点分析,整个培训过程趣味十足。

“云培育”课堂之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上)

开讲啦

首先,学员们需要掌握个案工作的含义,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适应状况的专业服务活动。随后,主讲老师结合案例,把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一一列举,强调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并学以致用。最后,结合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把心里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以及人本治疗模式等常见的模式通俗易懂的呈现给学员们。

“云培育”课堂之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上)

考点分析

而讲到小组工作时,以小组工作案例,引出小组工作的概念界定。其界定指的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的需求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正是由于需求和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组员一般会对小组产生认同感,组员之间相互依存和影响,进而形成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柯义尔、克那普卡、墨菲、内森、法利、特斯兰等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什么是小组工作。从概念、模式到工作过程,都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学员们为此学到了5个不同层面的小组引导技巧。

“云培育”课堂之社会工作三大方法的运用(上)

小组工作的类型

此讲,最重要的是,引导学员学到用到,期望能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因此,非常感谢袁菁老师毫无保留的贡献了多年总结归纳而来的实务经验。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