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记忆包裹”参与者的记录_木铎社工

2023年“记忆包裹”参与者的记录

2023-08-03 17:01:52  浏览:2387  作者:谢栩(实习生)

记忆包裹是什么:2019年,韩红基金会正式发起“记忆包裹”项目,为让更多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到认知障碍老人的服务中,2022年1月,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指导下,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发起“公益1+1资助行动之记忆包裹项目”,希望通过公开招募的方式,资助行业内的社会服务机构,对行业研究、公众科普倡导、赋能照护机构从业人员、家属自组织等提供支持,帮助提升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认知障碍人群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成为记忆包裹的一员:2023年暑假,我来到北京市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实习,在实习期间很荣幸的参与到了“记忆包裹”项目,在机构各位前辈的指导下制作签领表、准备活动物资、一遍遍模拟问卷筛查的询问…期待着活动的开展。

参与记忆包裹的过程

最初的相遇是在一个雨天,虽然外边下着雨但并没有减少长者们参与的热情,我看到了一个个在家人的搀扶下撑着伞来到活动场地的身影,“听说今天有医生来讲记忆力的课,我得来听听…”这是我在引导长者入场的时候听到的比较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我在那位长者的眼中看到了期待,是对认知障碍知识科普的期待。

在认知筛查阶段我看到了许多长者的焦虑和恐惧,他们不敢做筛查因为害怕得到不好的结果、他们在算数的时候小心翼翼的问对不对,他们闭着眼掰着手指却还是算不出正确的数、他们在画钟表时颤抖的手和标不明白的时间刻度… 即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我也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无助。

1691053463175667.png

1691053463426626.jpg

我还遇到了一位已经确诊轻度认知障碍的老奶奶,她和我讲述了她的就医确诊过程和忘带家门钥匙的种种经历,并告诉我她现在正在坚持做数独练习,她说“我的孩子在朝阳,我忘带钥匙了,她得开车跑回来专门给我送,不过现在好了,换成了指纹锁”“我呀一直在做数独,一开始做的特别慢,后来慢慢一点点的练,现在我几分钟就能做完一个,就想能稍微减缓这个病情”“这药不便宜,我一个月退休工资根本不够吃药的”…她的语气很轻松,讲起自己丢三落四的一些小事会自己也觉得荒唐的笑,我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有趣又乐观的人,但同时我也发现的她的一些小小的不安,她害怕麻烦子女,害怕记忆会迅速的减退,担忧昂贵的医药费…我记下来她的联系方式,告诉她我们还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成长小组、认知障碍沙龙等活动欢迎她来参加,她开心的答应了然后离开了活动现场。

1691053520739881.jpg  1691053520991942.jpg

1691053521214564.jpg

我的伙伴们也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收获颇丰,在宣讲中走进认知障碍症,在筛查中接触认知障碍者,学习如何和他们沟通和交流,作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我们在这场活动中切实体会到了尊重、接纳、倾听、共情…

1691053574163698.jpg  1691053574195261.jpg

1691053574120889.jpg  1691053575122589.jpg

1691053575945631.jpg

感悟:认知障碍群体在我国并不少见,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现有认知障碍患者已有5300多万,但我们对于认知障碍的科学认知度还不够,预防和康复治疗工作也存在不足。记忆包裹活动通过专家宣讲、科学筛查等活动来帮助大众澄清认知障碍症,及时发现有认知障碍前兆或征兆的群体从而能够及时干预。这对于老年群体来说非常珍贵很难得,在对抗遗忘的路上,他们不再是孤身一人。希望会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社工人加入到认知障碍症的防治中来,让记忆能够停留的久一些,让遗忘的可怕少一些。

1691053967187319.png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