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7日,木铎社工继续搭档罗带村委干部开展乡村疫情防控工作。
村干部呼吁大家稳稳宅在家,若是出门必须带上口罩,不扎堆不聚会。安心宅家,给防疫做贡献。
在连日来的乡村防疫工作中,社工视角下的村民是如何看待疫情呢?社工又如何在防疫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木铎给大家分享乡村防疫的小故事。
上午八点,木铎社工和值守村委干部准时在罗带重点疫情防控点就位。不一会,有个阿姨犹犹豫豫地将农用三轮车停在防控点旁边,看了我们好一会开口道:“我要举报。”
村委干部和社工内心一紧担心辖区有疫情发生赶紧到阿姨跟前询问详情。
阿姨说自己邻居每天外出务工很有可能和外地人有接触,务工地点在外地人居住区附近(此前该居住区确诊1名疫情病例,且有隐瞒、不配合等不良行为,该病例事件一出对当地居民影响极大。)
阿姨很害怕邻居被感染在潜伏期,她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怕感染,但十分担忧儿孙会被感染,吃不好睡不香又不敢和邻居说,所以过来告诉村委,问能不能隔离这户邻居,让自家和其他邻居安心。
社工表明身份并安抚阿姨,协助村委做好解释工作。
首先感谢阿姨的信任,我们认同其对疫情保有警惕性,很有安全意识。
但社工了解到在此前的核查工作中,村委已经摸排清楚那户村民务工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都正常,根据疫情防控管理,村委不能强制隔离或要求该户居家隔离。
为了舒缓阿姨的焦虑和担忧,社工告诉阿姨一些新冠肺炎的基本常识,病毒通过短距离唾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并不会像一些村民猜想的病毒会一直在空气中悬挂和不停传播,做好正常防护可以有效阻隔病毒传播。
我们会协助村委重点关注该户人员的情况并提醒其务工和生活中做好自我防护,每日测量体温和关注身体健康情况等等,如果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到自定发热门诊治疗。
社工安抚阿姨稍微放轻松一些不用过度担忧,给予邻居一些理解,并马上给阿姨测量体温,阿姨听到自己35.8度舒了口气,说了谢谢,微笑着开着自己的小三轮回家了。
看着阿姨远去的背影,社工想在这回家的路上,阿姨一定解开了心里头的小疙瘩了吧。
在疫情特殊时期,社工倡导大家学习阿姨的防疫警惕性和安全意识,也要学习阿姨最后的情理兼容,科学防疫,不过度恐慌。
社工在登记村委辖区外出返家车辆信息时,一个阿婆脚踩着她的专属小三轮前来,一边说:“小仔,来给阿婆量量,阿婆害怕。”,一边手捋起刘海闭上眼睛将额头亮在社工面前,社工被阿婆可爱的模样逗笑了。
告诉阿婆这是电子温度计,不直接接触皮肤也不会疼痛,听着“嘀”的一声,社工报出36.1度。“阿婆,是不是很快,你体温正常着呢。”
阿婆说太快了不准,再测一下,社工为让阿婆安心便再测,还是36.1度。
“阿婆,这是电子温度计,感应很快的,准准的呢,放心。家里没人帮你量体温,你可以出来我们给你量,也可以登记我们安排人去你家里给你量。”
阿婆很开心地说:“不用,不用,我又没有这么老,想测体温的时候就过来一下呗”。社工叮嘱阿婆注意防护,孩子们准备的口罩要戴起来防护,在家通风,勤洗手,不串门,阿婆答应着回家了。
哈哈,真是个可爱的小老太太。
木铎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服务
除了阿婆,还有中老年村民因为家中没有准备体温计,又担心自己体温不正常的村民陆陆续续独自到疫情防控点测量体温。
还有一些村民在生产劳动结束回家时,很自觉主动地让社工帮助测量体温,正常的体温数字应该可以让他们劳作疲惫的身体放松不少吧。
疫情很严酷、劳作这么苦,他们脸上依然有花朵。
说实话,在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能不能给我一个口罩?”。语气版本很多,恳求的、期望的、试探的、玩笑的、生气的.....
面对需求,值守村委干部和社工在回答之前心都要碎掉一万遍,因为回答很统一,事实摆在眼前,不是不能,是没有,没有口罩。
在疫情期间,口罩等医疗物资匮乏,许多人都买不到口罩,村委也存在口罩荒。
听到没有口罩,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听到很多版本的反应:
“就知道你们没有,你们自己恐怕都没有,注意安全啊”;
“你们没有新口罩可怎么办呀,别防控了,和我们一样宅在家安全一些嘛,对不对”;
上一篇:「木铎行动」人人参与 共战疫情
木铎社工参加“坚定理想信念 永葆共产党员本色”社工机构党员教育活动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