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民政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实施方案》、《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稳步有序推进京蒙牵手计划项目的实施和执行,为科右中旗社区治理积蓄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培育一批“爱党爱国爱社区”的社区治理有生力量,科右中旗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科右中旗民政局共同搭建“党建领航 牵手同行 共建美好社区”--科右中旗搭建社区“微治理”创新平台,此举促进了社区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参与力度。
科右中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杨雪是此次会议主持人
2020年10月22日下午,科右中旗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的“科右中旗社区党委“微治理”暨志愿者团队展示活动”在桥南广场三楼会议室顺利召开,北京市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和科右中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承办,参与人员有旗社区党委领导、旗民政局领导、旗民政分管科室股长、北京市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援派机构)、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牵手机构)、科右中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5个社区志愿者团队和部分持证社工。此次活动,一方面是2020年度京蒙牵手计划项目示范性项目画下圆满句号的关键环节,一方面又是科右中旗搭建社区“微治理”创新平台的新起点。
近百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是志愿者队旗授旗仪式,邀请霍林郭勒社区彩虹志愿者服务队、罕乌拉社区阿尼尔红袖标队、前德门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图什业图社区牵手志愿者服务队、赛罕社区享乐珍爱志愿者服务队等五支队伍代表上台,接过民政局基政股股长常金莲、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股股长乌云、科右中旗社区党委委员于伟鹏、北京市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主任陈祖兰、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副会长杜雪莲手中的旗帜,并向现场人员展示队旗。
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在努力为社区居民服务
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5个志愿者团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目,顺序如下:
图什业图社区牵手志愿者服务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目,团队的队员有17人,性质是志愿性,使命是传递正能量,团结牵手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团队策划的“微”项目有社区垃圾分类倡导宣传计划、长者居家应急服务和社区空巢独居老人关爱服务。
杨队介绍了自己团队策划、运作的社区“微”项目
罕乌拉社区阿尼尔红袖标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目,团队的队员有15人,性质是志愿性,使命是保社区一方平安,关注社区安全,发动志愿者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团队宣讲两个常态化项目,分别是三方联动社区治安巡逻和社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
为了安全、宁静的社区,我们在努力
前德门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其队员有10人,性质是志愿性,使命是致力于服务社区辖区内老弱病残群体及社区环境卫生。团队“微”项目有四个,分别是社区卫生随手扫、地上垃圾随手捡、老弱病残随手帮、最美瞬间随手拍。
四个项目,是我们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爱心体现
霍林郭勒社区彩虹志愿者服务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目,其队员有12人,性质是志愿性,使命是传播正能量,帮助困难群体。团队服务项目有文明养犬倡导宣传、环境卫生倡导宣传、“邻里托管”关爱服务、关爱“独居”老人和社区党员关爱事实孤儿公益活动。
党员、志愿者,共同保护社区,为社区居民服务
赛罕社区享乐珍爱志愿者服务队展示队旗、介绍团队以及服务项目,其队员有16人,性质是志愿性,使命是以爱服务社区居民,文艺助人,促进邻里守望。团队服务项目有社区“防火”倡导宣传、“尊老助残”献文艺活动和“邻里守望 ” 互帮互助“邻里”群。
梁队为大家介绍自己团队的发展理念和项目
随后,由旗民政局基政股股长常金莲致辞,牵手单北京市石景山区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主任陈祖兰和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副会长杜雪莲代表牵手计划科右中旗项目组发言,最后由科右中旗社区党委委员于伟鹏总结发言。
旗民政局基政股股长常金莲致辞
木铎社工发言
科右中旗青年发展协会副会长杜雪莲发言
科右中旗社区党委委员于伟鹏总结发言
社区“微”治理是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社区治理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所谓“社区微治理”,就是以社区为主体,发挥社区自组织和社区居民的作用,对社区内各项微事务进行治理。开展社区微治理,有利于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的优势,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通过搭建社区居民可参与社区“微提升”和提供“微服务”的平台,是落实“微治理”载体,也是党建前沿阵地之一。社区党委可通过社区志愿者团队多渠道多角度收集群众诉求,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同时,把党建服务延伸到每一个社区角角落落。
5个团队合影留念
同时,社区“微治理”创新平台坚持需求导向,加大社区自组织的孵化培育力度,发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或关注治安巡逻、环境保护、文明养犬、高空抛物、广场舞、乱停乱放车辆劝导队等群防群治队伍,提升社区居民对社区微项事务的参与度。最后开展“建立一项机制、撬动两类场域、整合三方力量、打造四个项目、提供五项服务”的社区“微”治理团队培育工作,搭建社区“微治理”创新平台。期望在京蒙牵手计划项目的推动下,引起当地党委、民政的重视,探索民族地区社区治理参与路径系,挖掘当地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的需求类型,并继续通过培育增能,引导社区自组织提升“微”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社区“微”治理,实现社区“微提升”。
全体合影留念
牵手同行 建美好社区--“云培育”课堂之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