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利用政府专项资金提供社会服务的申报。据北京市委社会工委消息,2015年,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将继续面向北京地区社会组织购买500项服务项目。项目申报网上提交截止日期为2月28日。北京市委社工委综合处处长唐志华表示,这是公益组织的“机遇”。专家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将成为一种趋势。
1月5日,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2015年使用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申报指南》。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为重点,主要支持扩大和新增公共服务、多元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公益类项目。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促使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现代社会组织制度的建立,加快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
1月15日,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北京市妇女联合会,组织了几十家北京社会组织召开项目说明会,在北京市妇联的组织下,可以多个社会组织一起报联合型项目——“益家筑梦·携手成长”行动。值得一提的是,在妇女儿童工作领域备案类或处于孵化期及其他未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拟开展项目,也可以向市妇联提出申请,经过市妇联审查通过后,可以参与由市妇联组织开展的大型综合型、联合型项目。
据记者了解,今年,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将向北京地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购买500项服务项目,内容涵盖社会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社区便民服务、社会治理服务、社会建设决策咨询服务共5大类30个方面。
2010年以来,市级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已经连续五年累计购买2252个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总计投入3.5亿元。在已结项的1544个项目中,参与社会组织达34900个次,服务对象1120万人次,开展活动27万场次,累计提供专业服务680万小时,撬动配套资金6亿多元。
【对话北京市社工委综合处处长唐志华】
社会组织申报项目有奖有“罚”
京华时报:今年专项资金和去年相比,金额有没有变化?
唐志华:今年和去年相比有一些减少,去年是9600多万,申报700个项目,今年一共7000多万,项目500个,其中前期购买5000万,2000万左右会用于奖励品牌项目,奖励做得好的项目。
京华时报: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奖励?
唐志华:品牌项目,具体的奖励办法还没有出来,原则上是看项目效果,也是通过申报,你觉得做得好,能够拿出来申报奖励的,同样也是组织专家评审,具体的指标还没出来,最起码得包括服务人群,是不是政府资金需要服务的人群。第二个,服务规模有多大,不同类型有些不需要很大,有些不是特定人群,就需要有规模,比如说特殊群体,就得看服务个体的效果,对服务对象做一个调查,就是绩效评估。一个是要看,做的项目做没做,做完效果怎么样,成果大不大。第三个,相关部门和相关单位怎么评价,比如进社区和学校服务,就要看社区对这个项目评价如何。
京华时报:有奖励就有惩罚吧?是不是做得不好的项目应该淘汰?
唐志华:这个惩罚在于,比如说2014年已经购买的项目,他们最后要做绩效评估,绝大部分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就看情况,一般的问题,效果没有那么好的话,可能2014年该给钱还是给,2015的申报资格就会取消。资金使用不规范,就看多大资金出现问题,资金追缴,有的是还没有拨付完成的,就不拨付了。第二年第三年的项目就不让你申报。比如北京市妇联组织的项目,就是先期拨付70%,终期考评以后拨付剩余部分。绩效评估时,每一分钱都要很清楚。
政府购买是简政放权的一种方式
京华时报:北京从2010年就开始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了,能不能谈谈这五年的效果和经验?
唐志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设了四个预期目标,目前看来,基本上达到了。
第一个是扩大公共服务,原来政府提供的一些服务,相比较于社会需求而言,肯定是不足的,新增的公共服务需求,由谁来做,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做的情况下,通过专项资金购买,社会组织来提供服务,每年500项还是700项,基本上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第二个,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我们目前包括全中国,社会组织数量很少,对整个社会需求而言,还是缺乏。通过这种方式,让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让没有注册登记的,在做项目过程中,成长发展,参与更多社会事务。
培育完了之后,还有一个间接作用,推动枢纽型组织的建立,比如妇联把多个社会组织联合起来,与枢纽型组织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个,提供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扩大服务同时,为什么让社会组织来做呢,其中一个理由,社会组织是有专业性的,比如女童保护项目,你们在儿童防性侵教育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社会工作方法,用专业方法提供专业服务,是有特长的。相比较而言,由一般政府部门做,事业单位做,提供的专业化程度没有这么高。
第四个,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现在新一届政府,提倡简政放权,放到社会,就需要购买服务,这是重要的一种途径。这两年,政府向社会购买社会服务有很多新的政策出台,北京走得更早一些,提前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未登记社会组织也有渠道参与
京华时报:对于公益组织等社会组织而言,政府专项资金购买社会服务意味着什么?
唐志华:这是社会组织发展的极好机遇,因为很多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组织想做事情,如果没事情可做,或者没有资金去做,社会组织是发展不起来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提供了做事的渠道,还有资金支持。
京华时报:公益组织应该如何把握这样的机遇?
唐志华:必须要有项目意识。随着财政局年度财政预算的公布,专项资金购买社会服务的指导目录也会公开,哪些服务纳入购买项目了,应该走公开招投标程序还是申报程序,要及时关注。还有一些项目,可能不在公布的购买目录中,但其实也是可以购买的,要主动参与申请,提出自己想法,去做工作。
京华时报:我看申报条件里,要求必须是登记的社会组织?那其他的社会组织怎么能发展起来?
唐志华:申报主体要求在北京市民政局必须是依法登记成立或经批准免于登记,且2014年年检合格的社会组织。两年内因违法行为被处罚或涉嫌违法违规正在接受调查的社会组织不得申报。
一些没有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申报。比如,在妇女儿童工作领域备案类或处于孵化期及其他未登记成立的社会组织拟开展项目,可以向市妇联提出申请,经过市妇联审查通过后,可以参与由市妇联组织开展的大型综合型、联合型项目。
对公益组织设计项目“四个建议”
京华时报:对于社会组织怎样做好项目设计,有什么建议?
唐志华:首先,目的要明确,要为社会提供服务,属于其他政府部门事务范围之内的,是不可以购买的,如果设计的服务和政府部门的职责交叉了,就不能购买。所以我们强调新增服务,填补空白的服务,比如心理咨询、专业社工等服务,原来没有政府部门提供的。另外,应该由市场解决的,政府不会购买,比如家政服务。
京华时报:政府专项资金如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可以提供社会组织的运转资金吗?
唐志华:鼓励申报单位多方筹集项目资金,扩大项目规模和影响。申请政府专项资金的,项目预算不得用于提高项目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和改善自身办公条件的支出,比如项目成员拓展训练、年会等,这些资金不能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京华时报:目前,很多公益组织想要申请政府专项资金,能不能给一些具体的、能够通过专家评审的方案设计意见?
唐志华:第一,看社会需求度,要雪中送炭的项目,而不是锦上添花。第二是可行性,之前看过大量申报书,发现有的方案粗略看写得很漂亮,再往下看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怎么操作。第三方面,要有创新性,那么多项目申请,给谁不给谁支持,肯定要看是否新,或者角度和别人不一样,效果能更好。第四方面是规范预算,让专家一眼就能看明白开支预算情况,有的分项,比如志愿者保障费用,规定是可以有,比如50元/天,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写预算,不能给政策就用足,明明2小时就能完成的服务,你还给志愿者又报销午餐费,又发放50元补贴,专家一看就会认为预算不合理。
链接地址:http://gongyi.cnr.cn/news/20150120/t20150120_517469799_1.shtml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木铎联系 邮箱sjs_muduo@163.com,谢谢!)
上一篇:公益组织申报政府购买有哪些优势
下一篇:社会工作在香港